|
以岭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创新为主线,依据未来发展趋势,按照"科研带头人(首席专家)+技术骨干+科研助手"的配置模式,采取外聘专家、直接引进、委托培养、社会招聘、接收毕业生等多种方式,建设一支精干高效、求实创新、开拓进取、爱岗敬业的人才队伍,在国内本领域具备一流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。中心主任为白卫东教授,还聘请了孙宝国院士、李琳教授、金征宇教授、王硕教授、廖森泰研究员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为该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。目前,该中心拥有科研人员54名(其中博士30名,教授12名、副教授16名),科研人员具有食品、农学、机械、计算机以及农业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专业背景。 ![]() 白卫东,1967年12月生,男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2003-2017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院长,2017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处处长。任“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中心”主任、广州市“广式传统食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”主任。社会任职: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,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。 阅历: 1985—1992年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系本科、硕士;1992年至今,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任教,2003年任食品系(后改为轻工食品学院)院长,2006年晋升教授,硕导,2017年任研究生处处长;2007年获广东省“南粤优秀教师”。主要从事农产品贮藏和加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。主要研究领域:食品化学、食品添加剂、食品生物技术;特别是在食品风味化学、香精香料、果酒酿造、广东客家黄酒技术革新 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。 科研项目: 近五年来, 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。包括:主持2014年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“动物蛋白水解肽美拉德反应降解机理及其对风味的影响”、2015年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“广东客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”、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重点项目:“广东客家黄酒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”、2016年广州市科信局重大项目“黑糯米加工关键技术研究”;以及:省科技成果推广项目“柿子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示范”(2011年)、2013年广州市科信局重大项目“广式传统肉制品加工研究与示范”等;以及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“广东大宗食用油抗氧化及脱毒技术研究与产业化”、“传统糖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 产业化”、“水禽深加工”等;省部产学研结合目“广式食品绿色加工技术产学结合示范基地”、“冰鲜鸭肉安全生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”等;。主持厅局级科技计划项目、横向项目多项。 成果鉴定:先后有四项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,其中,“广东黄酒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”,2016年6月6日通过广东科技厅的成果鉴定,鉴定委员会主任为吴清平院士。 科研获奖:先后获得科研奖励6项,其中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. (1)“广式传统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”(第一完成人),获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。 (2)“柑橘类香精油及香精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”(第一完成人),获201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; (3)“"岭南特色果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"(第二完成人)2015年获广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. (4)广东贡柑保鲜贮运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”(第三完成人),2013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; (5)“柑橘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”,2016-2017年度,农业部“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”科研成果三等奖,仲恺第三完成单位,白卫东第四完成人。 (6)“糯型果蔬玉米香白糯推广应用”(第五完成人),2010年获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奖二等奖1项。 专利: 申请发明专利22件,其中有15件已获授权(第一发明人9件); 论文和著作: 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,其中第一作者近70篇;三大索引收录19篇。 副主编、参编《食品生物化学》、《肉制品工艺学》、《粮油产品加工与贮藏新技术》、《乳制品工艺学》、《食品添加剂》等多本教材,其中《肉制品工艺学》获陕西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。 社会任职:现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,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,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理事,广东省食品协会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,广东省保健食品行业协会副会长,广东食品安全标准评审专家。 主要研究方向:食品化学与食品添加剂。食品生物技术:(1)食品功能成分、风味成分研究;(2)天然香料开发、食品香精生产等技术研究;(3)黄酒、果酒发酵技术及危害物控制;(4)肉制品加工技术、咸味香精技术;(5)食品标准与法规。特别是在传统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,开展了大量工作。 研究生培养:先后培养研究生40名,毕业生在高校、政府机关、企业、检测机构等,普遍受到好评。 联系方式:广州市海珠区东沙街24号仲恺农学院。邮政编码:510225.电话:020-89003827,89003062.电子邮箱:whitebai2001@163.com QQ:767313893。微信号:whitebai2001 详细情况 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 1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项目编号:31371842,动物蛋白水解肽美拉德反应降解机理及其对风味的影响,2014.1-2017.12,80万元,在研,主持; 2.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,2014A030313592 ,广东客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物质的代谢机制研究 ,2015.1-2018.1,10万元,在研,主持; 3. 广东省科技厅发展专项资金(协同创新与平台环境建设方向),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,2016-2018,100万元,在研,主持; 4. 广州市科技项目(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、广州市财政局):黑糯米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。经费100万元,项目编号(201604020001),项目起止时间:2016/04/01-2019/03/31。主持,在研。 5.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下达的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,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2013-2017,0万元,主持;结题。 6.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、广州市财政局下达的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共享专项项目,2060404,广式传统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实验室,2015.1-2016.12,200万元,结题,主持; 7.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重点项目:“广东客家黄酒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”,2015-2017,40万元。主持,在研。 8. 广东省教育厅科研研项目、2017-2019年、岭南特色食品研究与开发科技创新团队(2016KCXTD004),80万元 9.广东省财政厅下达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面上项目,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重点实验室,2014.3-2017.3,100万元,结题,主持; 10. 广州市重大民生专项,广式传统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(2011YZ - 00016)。2011-2013,100万元,结题,主持。 11、广东省科技厅,,无敏性花生乳饮料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,(项目编号2011B20310011)2011-2013,8万元,结题,主持; 12. 广州市黄埔区科技计划项目,生物技术生产天然奶味香精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(1025),2010-2011,7万元,结题,主持; 13.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,,饮料工业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,2010-2011;(2010A080403005,子课题主持),结题。 14、 广东省科技计划-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,2013B070704089,广东省客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,2013.4.1-2015.12.31,共20万元(仲恺为0万元),主持;(广东三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、河源市科技局主报),主持; 15、 国家星火项目,广东客家娘酒工业化研究,2011-2013,0万元,结题,主持;2011GA780013。 16、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-北部山区帮扶项目,120007,正果镇黄塘头菜品牌提升,18万元;2011.10-2013.10,结题、主持;(广州市增城黄塘头菜专业合作社申报) 发表的部分SCI论文: 1. Bai, W.,Fang, X., Zhao, W., Huang, S., Zhang, H., & Qian, M. (2015). Determination of oligosaccharides and monosaccharides inHakka rice wine by precolumn derivation high-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.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, 23(4),645-651.(IF:3.048) 2. Bai, W., Sun,S., Zhao, W., Qian, M., Liu, X., & Chen, W. (2017).Determination of Ethyl Carbamate (EC) by GC-M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romaCompounds by HS-SPME-GC-MS During Wine Frying Status in Hakka Yellow Rice Wine.Food Analytical Methods, 10(6),2068-2077.(IF:2.038) 3. Bai, W.,Wang, Q., Zeng, X., Fu, J., Liu, Y., & Dong, H.(2017).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hicken Peptide-Maillard ReactionProducts (CP-MRPS) Derived from Chicken Peptides and d-Glucose System.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,41(2), e13041-n/a.(IF:0.791) 4. Zeng,X., Bai Weidong*,Lu, C., & Dong, H. (2017). Effectsof Composite Natural Antioxidants on the Fat Oxidation, Textural and SensoryProperties of Cantonese Sausages during Storage.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,41(2), e13010-n/a. (IF:0.791) 5. Zeng,X., BaiWeidong*, Zhu, X., & Dong, H. (2017).Browning Intensity and Taste Change Analysis of Chicken Protein–Sugar MaillardReaction System with Antioxidants and Different Drying Processes.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,41(2), e13117-n/a.(IF:0.791) 6. Zhao,X., Zhang, Q., Chen, H., Liu, G., & Bai, Weidong*. (2017).HighlySensitive Molecularly Imprinted Sensor Based on Platinum Thin-filmMicroelectrode for Detection of Chloramphenicol in Food Samples. Electroanalysis, 29(8), 1918-1924.(IF:2.851) 7. Zhiming Hao, Yanping Xiao, Lanlan Jiang, Weidong Bai*, Wenshan Huang, Lipeng Yuan. (2018).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, Bisphenol F,4-Nonylphenol,4-n-Nonylphenol, and Octylphenol in Grease-Rich Food by Carb/PSA Solid-Phase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High-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. Food Analytical Methods, 11, 589-597.(IF:2.038)(通讯作者,第三单位) 8. Hao Dong, , Xiaofang Zeng, Weidong Bai*(2018)Solid phase extraction with high polarityCarb/PSA as composite fillers prior to UPLCMS/MS to determine six bisphenolsand alkylphenols in trace level hotpot seasoning;Food Chemistry 258 (2018)206-213 . (IF 4.529)(第一单位,第三作者,通讯作者) 非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(加粗) 8. Liu,G., Tao, C., Zhu, B., Bai, W.,Zhang, L., Wang, Z., & Liang, X. (2016). Identificationof Zygosaccharomyces mellis strains in stored honey and their stress tolerance.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, 25(6), 1645-1650.(IF:0.699) 9. Luo,L., Lei, H.-T., Yang, J.-Y., Liu, G.-L., Sun, Y.-M., Bai, W.-D., Wang, H., Shen, Y.-D., Chen, S., & Xu, Z.-L. (2017). Development of an indirect ELISA for thedetermination of ethyl carbamate in Chinese rice wine. Analytica Chimica Acta, 950, 162-169.(IF:4.950) 10. Wang,Q., Lei, H., Jiang, L., Fu, J., Liu, Y., Wen, Q., Bai, W., & Zhong, Y. (2014).Optim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icroencapsulation of Star Anise Oleoresin.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,38(5), 2129-2136.(IF:0.791) 11. Wang,Q. I. N., Ou, Z., Lei, H., Zeng, X., Ying, Y. U. E., & Bai, W. (2012).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A NEW FORMULA OFSPICE WATER EXTRACTS AGAINST FOODBORNE BACTERIA.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,36(4), 374-381.(IF:0.791) 12. Xiao,N.-y., Zhong, L., Zhai, W.-j., & Bai,W.-d. (2012). PREPARATION OF WELL-DEFINED AND DEGRADABLEALDEHYDE-FUNCTIONALIZED GLYCOPOLYMERIC NANOSPHERES. Acta Polymerica Sinica(8), 818-824.(IF:0.433) 13. Xiao,N., Zhao, X., Bai, W., & Chen,H. (2010). REVERSIBLE ADDITION-FRAGMENTATIO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OFPOLYMERS CONTAINING BOTH FORMYL AND beta-PINENE FUNCTIONAL GROUPS. Acta Polymerica Sinica(8), 1035-1042.(IF:0.433) 14. Yu,L., Zhao, M., Yang, B., & Bai, W.(2009). Immunomodulatory and anticancer activities of phenolics fromGarcinia mangostana fruit pericarp. Food Chemistry, 116(4), 969-973.(IF:4.528) 15. Zeng, X., Bai, W.,Xian, Y., Dong, H., & Luo, D. (2016).Application of QuEChERS-based purification coupled with isotope dilution gaschromatography-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-nitrosaminesin soy sauce. Analytical methods, 8(26),5248-5254.(IF:1.900) 16. Zhao, X. J., Li, Y. Q., Bai,W. D., & Liu, G. L. (2016). Highly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Cephalexin Residue in Chicken Basedon Hydrolysis Reaction Promoted by Cu(II).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, 44(12),1927-1933.(IF:0.795) 发表的中文权威期刊(部分) [1]白卫东,韩珍,赵文红,钱敏,陈朋.客家黄酒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[J].中国食品学报,2013,13(08):261-267. [2]白卫东,赵文红,冯爱军,钱敏,沈颖.广东客家娘酒风味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研究[J].中国食品学报,2013,13(04):241-244. [3]白卫东,沈棚,钱敏,朱佳蕾.响应面优化花生乳酶法脱敏工艺[J].中国食品学报,2013,13(09):126-132. [4]白卫东,沈棚,钱敏,刘丽微,许曙霓.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瓜氨酸的含量[J].中国食品学报,2014,14(03):229-233. [5]冯卫华,黄诗琪,李冰,白卫东,黄南芬.外源抗氧化剂对面包品质及保藏的影响[J].中国食品学报,2016,16(08):178-185. [6]王琴,应月,陈卓,符笳茵,白卫东,钱敏.盐焗鸡翅在加工过程中的风味变化[J].中国食品学报,2013,13(09):234-243. 申请的专利(授权) 1,白卫东、刘晓艳、赵文红,一种脱涩柿子酒的生产方法,2011.5.11,中国,ZL200710032835.5 2,白卫东、钱敏、曾晓房、赵文红,一种天然猪肉味香精的制备方法,2012/5/9,中国,ZL 201010019416.X 3,白卫东,赵文红,钱敏,汪薇,肖燕清,一种发酵型奶味香料及其制备方法,2012.12.19,中国,ZL 201110217126.0 4,白卫东,赵文红,钱敏,秦艳,一种柑橘类果皮精油的提取方法,2013.07.03,中国,ZL 201210019342.9 5,白卫东,赵文红,钱敏,鲁长海,朱佳蕾,曾晓房,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广式腊肠中的应用,2014.2.26,中国,ZL 201210411863.9 6,白卫东,赵文红,钱敏,方晓弟,一种低聚异麦芽糖客家娘酒及其酿造工艺,2014.7.9,中国,201210594078.10 7,白卫东,赵文红,钱敏,沈棚,一种低氨基甲酸乙酯客家娘酒及其生产方法,2014.8.20,中国,201310022342.90 8,白卫东,赵文红,钱敏,李晓珺,刘晓艳,刘功良,一种低糖型红曲客家娘酒及其酿造方法,2017.11.7,中国,ZL 2016 1 0272720.2 9,白卫东,钟乐,张高玮,赵文红,刘功良,高淑娟,具有防伪功能的防盗启黄酒瓶盖,2016.6.8,中国,ZL 2016 2 0058898.2 10,白卫东,钟乐,赵文红,刘功良,钱敏,高淑娟,一种缓解渗漏的漏斗式黄酒瓶盖,2016.8.31,中国,ZL 2016 2 0058899.7 11,白卫东,梁淑敏,钟乐,刘功良,钱敏,黄酒酒盒,2016.9.21,中国,ZL 2016 3 0064121.2 2017参加的部分学术会议 2017年10月28日,长沙,中南片区农林研究生会议。 2017年10月29昆明,在“201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学术年会”上,做“广东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控制技术研究”报告,介绍鸡肉在煎酒过程中对风味和氨基甲酸乙酯的影响。 2017年10月30日广州,中山大学,第二届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,做“广式传统食品的创新与思考”报告。 2017年11月11日梅州,在平远县举办的“广东酒业发展论坛”上,作“广东酿酒的科技创新与思考”报告,介绍广东酿酒科技的创新、文化的挖掘与传承; 2017年11月24日北京,在北京工商大学主办的“传统食品风味化学研讨会”上,做“广东客家黄酒风味研究进展”报告。 2017年12月16日在上海,“2017年全国食用香精香料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交流研讨会”上,做“奶香基料的制备及其包埋技术研究”报告; 2017年12月17日广州,在“第十二届全国农产品贮藏加工科技交流大会”上作“广式传统食品的创新与思考”报告,介绍广东传统产品的风味和形成机理。 2017年,与广州酒家、皇上皇等广东知名企业在肉制品、酿酒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。 |